武汉众兴蓓腾科技有限公司
400电话:400-178-5767
电话:13554821713
邮箱:chengguoliang@whclkj.cn
地址:武汉市江夏区珞狮南路延长线文化大道3号(江夏区政府旁)
|
警惕仿冒App陷阱,加强反窃听意识守护个人信息安全近日,广州的张先生因急需用钱,接到了一个自称某金融平台贷款专员的陌生电话。在对方的诱导下,张先生扫码下载了一个看似正规的贷款App,结果却被骗走近12万元。警方调查发现,该App实际上是盗用了某正规金融平台正版软件图标的盗版App。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防范仿冒App的警钟,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反窃听意识,守护个人信息安全。 仿冒App一直是制约移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毒瘤。这些不法分子通过植入病毒等方式,违规采集个人信息、获取手机权限、偷跑流量或盗打电话,甚至转移用户资金、盗取钱财。据工信部反诈工作专班统计,自2023年9月至今,已累计监测发现约1.7万款仿冒App。这些仿冒App迷惑用户的套路主要分为两类:一种是追求1:1高仿,使用与正版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名称和图标,具有很强的迷惑性;另一种是虚构某正版App的国际版、特价版,以掩盖差异,降低用户的警惕性。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迭代升级,不法分子利用工具批量生成仿冒App,通过广撒网的形式提高安装率、保留率,规避安全合规审核和监管,已经形成一条运作熟练的黑色产业链。更为隐蔽的是,不法分子还会采用“热更新”技术,即所谓的“马甲”App,通过动态加载修复补丁或更新内置网页后台等手段,将看似正规的App换成仿冒App,以此躲避安全合规审核。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,用户应当如何应对此类仿冒App,守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呢?首先,在下载App时,用户要注意辨别App的名称和图标是否正规,不点击没有明确来源的链接,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,确保从正规官网或应用商店下载App。同时,用户还应提高警惕,不轻信所谓的点赞、挂机赚金币等应用,这些应用通常有很高的诈骗和病毒传播风险,也可能包含反窃听功能以窃取用户信息。 其次,在安装和注册App时,用户应认真阅读服务条款和授权协议,谨慎授权相册、位置、通讯录等敏感数据。避免不必要的权限授权,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反窃听的重要措施。 最后,在使用过程中,用户一旦发现下载的App有异常,或相关页面提示存在风险,要极为慎重,拒绝一切形式的提前转账要求。同时,用户还应保持手机操作系统的更新,及时修补手机安全漏洞,以减少被反窃听的风险。 总之,防范仿冒App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,加强反窃听意识。通过正规渠道下载App、谨慎授权个人信息、及时更新手机操作系统等措施,我们可以有效降低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的风险。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,守护好个人信息安全,为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。 |